初心15集剧情(初心多少集)
来源:中国陆军微信公众号 作者:单洪楠、倪天宝、王灿坤 等
钟文君和钟文祥是一对双胞胎兄弟,4年前一起通过考核,成功成为陆军航空兵学院的飞行学员,4年后,一起以优异的成绩从陆军航空兵学院毕业,成功留校做了飞行教员。
关于另外一个我
看到他,如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晋中大地某训练团外场,机翼飞旋,战鹰起起降降,哥哥钟文君完成规定科目训练走出机舱,和弟弟相视一笑。
钟文祥:我和我哥有一样的脸庞,一样的梦想和一样的完美飞行!其实每次考核我对自己放一百颗心,反而会担心我哥,特别想了解他的情况,但又充满了无限信心,那信心远远超过对自己。我哥就像是另一个空间的我,他懂得,我自然明白了。人群中抬头就会找到他,他也会找到我,只要看到他了,这世界就好像与我无关了,心安的进入熟视无睹状态……
我哥在空中飞行,我远望着飞旋的铁翼;
我哥在伏案苦读,我沉浸在书香的海洋;
我哥在球场奔跑,我挥洒着的求胜汗滴;
很多人问我们,双胞胎之间是不是存在神奇的心灵感应,可以感知对方的心灵。其实没有这么玄幻,只是互相太了解,多年步调一致的成长着,我哥成了我的镜子,我成了我哥的影子。
钟文君:从小到大我们哥俩就像方阵里行进的两个战士,永远步调一致,轨道一致,梦想一致。但很多时候我总是习惯把他当小孩,可能是提前来到世界的那几分钟的缘故吧。我弟的每一个行为,每做一件事我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关注,会担心他做不好,会担心他意气用事,担心他耍小孩脾气。大概是更像父亲,我们一样的要强而又敏感。其实我们之间的交流并非大家想象的那般直接,更多的是隐晦且含蓄的对话,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让对方明白。
我弟在队列中行进,我喊着高亢的口令;
我弟在悬梯上旋转,我翻过跑道的障碍;
我弟在课堂上发言,我算着空气的动力。
时而在人群中东张西望,时而在队列里移动眼神,其实只为了能看到彼此一眼,然后放心的去完成自己的事情。看着他,就如同看着我自己。勤奋的,安静的,倔强的,我弟就是我的镜子,而我又像是他的影子。
关于青春
无热血 不青春
操场上,一个整齐的方队冲过终点,又是一个10公里。三千四百单双杠,悬梯固滚小五项。说的就是我们飞行学员的体能训练科目。体能对于飞行员来讲永远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因为能不能飞首先还得由身体决定。我们这是航空体育,不是竞技体育,正常人是都能达到标准的,只不过付出的努力不同而已。
钟文祥:这四年我的体能成绩一直很好,大家都觉得我有运动天赋,其实不是。因为我每一次只要参加训练一定是练到了自己的极限,就像100米热身,别人就是懒懒散散跑两步,但是我会把热身就当作一百米的起点,尽力全力去做。我一直记得在战友值日本上的那句话:“当你们还在准备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了”。人生如同一次次百米冲刺,起跑线上都已经输了,那么这一次百米你就输定了。
钟文君:习惯了每天跟太阳一起起床跑步,总能看到一天中最美的风景。清澈的天空,红色的云彩,新鲜的露水。刚入校的时候,我体能成绩一直不理想,好多科目都是挂红的。当时觉得压力特别大,每天自己加练。集体跑步我必须站在第一排,掉队不好看,逼着自己竭尽全力的去跑。每天晚上大家休息的时候,自己悄悄去练单杠、双杠、俯卧撑、仰卧起坐,以达标的双倍标准去练!天气越差,越要练!很快一个月后,成绩全优。这个过程我不觉得辛苦,回忆起来除了战胜自己的骄傲还是骄傲。
周末的阳光洒在图书馆的桌子上,丝毫感觉不到慵懒的气息。
钟文君:与其说人生是一场旅行,不如说人生是一场奔波,我喜欢更有磨练感的人生。来学院两年,周末我们哥俩基本没有进过城,不是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没有诱惑力,而是训练节奏很紧张,还要负责队里的日常管理工作,想多腾出一些时间看看书,想想未来。不是飞行人的只会飞行,当兵的人只会打仗的。我喜欢读书,读一些哲学类的书或者人物传记。懂哲学可以更好的生活,看人物传记可以让你体验不同的成功人生。不同于训练场上的热火朝天和铁翼轰鸣,在图书馆里安静的翻着书,听着钢笔和纸摩擦的声音,更让我清楚得感知自己与梦想的距离,找准奋力前行的方向。
以前的同学总喜欢说地方大学弥漫着自由的空气,说真的我一点都不羡慕,因为追梦的人不在乎风景,他心里只有目的地。
钟文祥:小时候的蓝天梦特别懵懂,家乡的梁平机场走出了航天英雄杨利伟,那是属于我们家乡骄傲,也是我和我哥梦的开始。高考那年,带着朴实的梦想,我们报名参加了飞行员选拔,最后检飞竟然出人意料的成功了。很久以来我们总觉得自己身体素质一般,因为父亲身体不是太好。最终的成功,大概跟我们俩特别喜欢打篮球有关。大二那年,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意外鼻梁骨折,当时我真的吓坏了,我怕不能飞了,我怕离最初的梦想变远。幸运的是,我依然留在这里,留在了这个等待启程的追梦方队。
射击场上,一次次命中靶心,
拉练途中,一次次挑战极限,
懵懂的我开始明白了军人的血性,明白了军人的磨砺和荣光。
在校园里只要抬起头就能看见飞机划过天空,平日里这哥俩的手机里总有一首单曲循环的歌。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成是故乡,只为一扇窗。”
钟文君:记得堂哥那年参军,爷爷满心欢喜的说,家里是要出将军了。两年后,堂哥退伍回家,爷爷的情绪低落了很久。后来我们招飞成功,双双穿上军装,爷爷高兴的几夜没睡,他拉着我的手说,到部队好好干,那是咱全家人的梦想。可惜,爷爷没能等到我们毕业归来就去另外一个世界了。我们哥俩都没能回去送他最后一程。我和我弟偷偷跑到天台,向着南方给爷爷磕了三个头。这是大学四年让我最难过的事情。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风铃摇晃清脆响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详,谁在门外唱……”
钟文祥:重庆山林里的树很美,青葱葱的一片,都是梦想的颜色。我们每年回家都会去看爷爷,穿着军装到爷爷坟前跟他说说话,给他敬个礼。这些年很多人问我,从长春到北京,从北京到山西,一直在北方,会不会想家。其实我跟我哥都还好,脚底下都是祖国的热土,哪里都是军人守护的地方,他乡也是故乡。
关于未来
下一站蓝天,下一站战场
钟文君:记得在毕业典礼上,院长对我们说,归途变成了启航。是呀,四年前,我们以挺拔的身影抵抗着阳光的炙热炯炯对着军旗发出铿锵誓言。而如今我们以真正革命军人的身份担当起忠诚的使命。而这起点在何方?我跟我弟争执了的很久。去作战部队!我渴望时刻以冲锋的姿态准备战斗,我渴望离开校园洒出的第一腔热血就洒在充满硝烟的土地上,渴望有一天可以驾驶着战机穿越海峡收复台湾。祖宗疆土,寸土必争,那才是军人的使命,是军人的价值。而我弟说,陆航急缺飞行教员,留校作新一代育鹰人,就像我们的教员那样,不是更有意义吗?去作战部队,投入战斗的只有你一个人,做教员每年都可以带出一批走向战场的战士,这样不是可以产生更多的战斗力吗?
后来,父亲打来电话说,两兄弟能在一起彼此照应,不想下雨担心大的,天晴担心小的。毕竟我是哥哥,父母年级大了,身体不好,要更多的考虑父母和弟弟的感受。不过,如果当战斗真正打响的那天,我还是会第一个申请奔赴前线的。
钟文祥:关于未来,去边疆,去作战部队,还是留校?我想了很久。但从下团学习飞行那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留下来,留在托举战鹰启程的跑道上。陆航部队缺人才,陆军腾飞靠人才!每年向部队输送2名优秀的飞行员,十年就是20名,一个飞行中队的兵力。这力量远大于我一个人前去战斗。留下来,留下来向部队输送战斗人才!这才是我的梦想,这才是我燃烧生命的地方。
这几年辗转好几个城市,一路走来,有迷惑,有成长,但初心不变,志向不改。这一次我们背起行囊,踏着脚下坚实的土地,紧握手中的徽章,一如当年一起迈入这神圣的庄园,带着诗和梦想,赶赴远方。
江山嘶鸣战马,弹指刹那芳华。下一站蓝天!等我!下一站战场!等我!
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我们的动力就是您的点赞▲
来源 | 中国陆军微信公众号
作者 | 单洪楠、倪天宝、王灿坤、胡赳、张哲
发布于 2025-02-19 1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