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团的基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报告(入团实践活动内容怎么写)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研判全球信息化趋势,探索中国信息化发展
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学术研究平台
国内首本对各省信息经济规模进行测度并排名的研究专著、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年度研究力作——《信息经济崛起: 区域发展模式、路径与动力》,近日已经正式出版。
本书测算出了我国信息经济的总体规模、同比增速以及信息经济占GDP的比重,并得出了我国信息经济规模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排名情况。本书还首次测算出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经济规模、增速以及GDP占比,并在国内首次发布全国各省信息经济规模、增速及GDP占比排名。
本书指出,我国信息经济总体规模已达到2.73万亿美元。我国信息经济总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首次超过日本和英国信息经济规模之和。
以下为本书精彩内容摘要:
2014年中国信息经济延续了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势头,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与后续排名国家的差距逐步拉大,首次超过位居第三位与位居第四位的日本、英国的信息经济规模之和。信息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持续上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加突显。
中国信息经济总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但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自2013年中国信息经济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信息经济大国以来,2014年中国信息经济总量在世界各主要国家中继续保持第二位。
从与相邻排名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差距来看,我国信息经济规模相对于位居第三位的日本来说领先优势逐步巩固和扩大,但与位居第一位的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14年,中国信息经济总量已达到2.73万亿美元(折合16.76万亿人民币,当年价),超出位居第三位的日本的部分由2013年的0.6万亿美元扩大为2014年的1.18万亿美元,并首次超过日本(1.55万亿美元)与英国(0.90万亿美元)的信息经济规模之和;但与位居第一位的美国仍有较大差距,目前规模仅达到美国信息经济总体规模(7.94万亿美元)的34.4%。(见图2-1)
图2-1 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信息经济规模及占比情况
中国信息经济延续加速增长势头。2008年以来,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全球主要国家信息经济增速趋于平缓的情况下,中国信息经济的增长速度仍然保持逐年提高的态势。
2008-2014年期间,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信息经济实际增速均在0到6%之间,中国信息经济增速则由10.93%提高到了14.32%。2014年中国信息经济规模达到16.76万亿元,相比于1996年名义增长接近45.6倍。(见图2-2)
图2-2 中国信息经济规模增长情况(亿人民币,当年价)
本书更多精彩内容将陆续公布,敬请关注!
以下为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对本书的推荐序。
序
一年一度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又问世了,今年的报告把重心放在区域模式、路径与动力上,在实践和理论的总结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技术、供给和需求的持续变革和国际竞争格局的新态势推动下,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模式,经济理论和实践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从电子商务到制造业服务化,从先进制造业到工业4.0,从两化融合到中国制造2025,从产业互联网到互联网+,从知识产业到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互联网经济、分享经济,持续的探索逐步走向收敛: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入新阶段的技术推动力;信息和材料、能源一起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更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要素;网络、信息和平台成为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发源地。从这两年信息经济发展报告的总结看,用信息经济这个概念来指称这一次经济发展范式变革比其它概念具有优势,当然,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的创新。
我们要特别注重研究信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为基础资源的作用。在微观上,要把信息作为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优化流程、创新模式的基础,成为实现产业链、生态链优化协同的核心要素,从而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在宏观上,要把信息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提升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的主要抓手。
我们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一体发展。不仅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重视感知技术、网络技术、内容技术和行为技术与处理技术、传输技术的协同,为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打下技术基础;更要重视在一个个生产和服务领域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的集成技术,把工艺过程、员工经验、操作诀窍融合在一起的系统、数据和软件技术;还要重视将一个个具体的融合平台连接在一起,构成社会新的基础设施的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 CPS)技术。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融合、信息和材料能源一体优化的发展特征—智能化。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智能化,这不仅是德国工业4.0或智能制造描绘的制造业发展蓝图,也是其它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工业技术和这些技术的融合、信息与材料和能源的协同,为智能化的方向奠定了技术和资源基础。
这一次的中国信息经济报告指出信息经济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是一个需要从不同视角认识和观察的概念。它有一个凝聚的内核和不断拓展的外延,上面的分析则是从一个维度阐述了这一关键特征。
本书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一年来国内外信息经济的进展和发展特点、趋势,无论对信息经济的研究者、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界都有参考价值。是以为序。
杨学山
2016年5月29日
《信息经济崛起: 区域发展模式、路径与动力》,近日已登陆全国各大书店以及京东、淘宝、亚马逊等各大电商平台,正在火爆销售中!
- 购买渠道 -
→本书已在京东商城上架, 长按右方二维码,即可在京东购买。
或致电百人会秘书处:
010-51920230 (欧阳)
研判全球信息化趋势,探索中国信息化发展
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学术研究平台
关注请加Chinainfo100,或长按下方二维码。
投稿、授权、合作等事宜请联系:
ouyanggb@chinainfo100.com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了解更多
发布于 2025-07-07 1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