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素质报告(大学生道德素质报告统计图)

  南宁人:

  喊楼的回忆,是振奋人心动力

  今天上午小编偷闲刷了一下朋友圈和微博

  突然看见这个!

  

  

  这是什么鬼!

  作为三中老学姐

  才毕业几年连高考喊楼打气的方式都变得这么高大上了?

  

  五颜六色可爱的气球人偶

  

  

  

  喜庆霸气的得胜门气势恢宏地矗立在校道上,威武霸气!

  

  

  路上红旗飘飘,战鼓敲响的时候燃爆了!

  

  

  同学们在校道上十分亢奋,开心地排起了小火车,甩起了彩旗。

  

  

  高颜值老师们也换上了红色t恤,一片红红火火~离开母校多年,还是十分想念浩铭老师啊。

  

  

  黄河清校长开心地和考生们自拍合影。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他的性格还是这么开朗,体型还是没有变。

  据报道,这次活动是南宁三中“实践型德育模式”的一次新的尝试。又是一年高考时,在一些学校仍然延续撕书、喊楼等传统高考壮行活动时,南宁三中用一场文明、简洁却鼓舞人心的2016届高考壮行活动让三中学子在实践中提升了道德素养。

  那意味着

  以后的三中不再有喊楼了是吗?

  在我的记忆里,三中以前的高考喊楼是这样的

  

  

  

  学弟学妹们聚集在高三文科楼和理科楼中间,大声地献出自己的祝福。“高考加油!”“高考必胜”“全部一本”“清华北大”,有时候还夹杂着一些“学姐我爱你”“学长玩心吗”奇奇怪怪的喊话。

  

  

  

  哪怕顶着烈日,学弟学妹也丝毫没有偷懒的想法。都拼尽了全力想要把新意传达给高三的前辈们,希望自己的力量和爱能被他们收到。校园电视台的小学弟还在辛苦地举着录音杆收音,大家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些高三的前辈们去年也在楼下喊楼,今年第一次在楼上看,感觉特别不一样呢。

大学生道德素质报告(大学生道德素质报告统计图)

  

  收到了学弟学妹们的爱,前辈们放飞手中的纸飞机。纸飞机上也许写着自己对高考的期望,也许写着对大学生活的设想,也许写着对学弟学妹的寄语,还可能写着对某人无法表白的暗恋。

  我印象中的喊楼,是简朴但不简陋的

大学生道德素质报告(大学生道德素质报告统计图)

  

  全校人积极参与,高一高二全部在高三楼中间打鸡血一样地喊口号,学弟学妹们,谢谢你们。

  

  雨水浇不灭喊楼的热情。老学姐我还记得那一年下着雨,大家头发、衣服都被打湿了,坚持着不走,甚至为了让前辈们看到笑脸把伞都收了。放飞的纸飞机被雨水打湿跌落地面,依旧有一群学弟学妹喜滋滋地捡起来收好。飞机上写的寄语已经记不住了,但却记得捡我那只纸飞机的学妹的笑脸。

  更早的时候,2012年之前的喊楼都是晚上睡觉前在学生公寓楼解决的。

  

  晚上10点40下了晚自习,留点时间去食堂买夜宵,手里拿着鸡腿炒粉贡丸凉粉慢悠悠晃回宿舍,11点半的时候,高考喊楼正式开始。

  趁着夜黑风高宿舍阿姨看不清老师已下班,大家纷纷把自己的洗脸盆拿到走廊外敲起来,边敲边喊“清华北大!”“高考600分”“高考加油!”“三中牛逼”,越喊越大声,越敲越用力。

  环形的宿舍楼更是增添立体声回响,整栋楼都炸开了。可爱的学长学姐们还会大声回喊着:“谢谢你们!”

  这种喊楼方式极吵,但高一懵懂的我第一次接触到高考喊楼,内心已经炸成烟花,这......也太嗨太酷炫了吧!

  

  南宁并不是只有三中有高考喊楼传统,二中也是每年必喊。

  

  

  

  试卷像雪花一样从教学楼飘落下来,在空中胡乱飞舞着,最终落在地上。小编觉得,这照片拍得真美,抓拍的时间、角度真好看。走廊上聚集了人,高三的忙着丢试卷,高一高二的掏出手机马上发了朋友圈。

  雪白的试卷落在树上,像六月的雪。

  

  晚上的喊楼更嗨,好像天色一黑,大家的热情就爆发了。

  

  你在拍楼上的人,楼上的人在看你拍他们。

  

  学弟学妹们还贴别花心思地做了应援牌,有心了。

  

  

  挥舞着旗子也不怕累,一天攒下来的力气都拿去给前辈加油打气了!

  

  

  

  

  满地的试卷,铺在地面厚厚一层,隐约看出试卷上红笔修改作笔记的痕迹。好熟悉的感觉,以前的试卷习题上满满的被红笔标注,密密麻麻满满当当,但看着特别有满足感。

  

  

  2013年的时候喊楼就已经很疯狂了,高三考生们跑步穿过走廊,接受两侧学弟学妹们的祝福,他们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力量能注入给学长学姐的吧。

  

  有心的二中校友还保留着2007年高考喊楼的照片,距今已过去9年,如今再看,当年高考的那群人现在也成家立业了吧。

  

  

  晚上喊楼?沛鸿也喜欢干这事

  

  

  

  

  2015年的沛鸿喊楼热闹无比,楼里的同学们互相对喊,一方喊罢,楼对面就喊回来。沉闷的夜晚也因为这些青春活力的声音变得活泼起来。

  

  2013年的时候还格外有心地围成了一个大爱心,把“PH”(“沛鸿”)包住。沛鸿学子无论走到哪里,心里依旧牵挂母校。

  

  

  

  和2015年一样,熟悉的教学楼,熟悉的对喊。月色很美,喊楼很嗨。

  

  2012年的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放肆,大家乖乖地在老师指挥下一大早聚集起来为高三考生加油打气。高三老师穿着红色衣服,一片喜庆。学弟学妹们在高三上车赶赴考场前纷纷送出了祝福,这一刻,考生的心里很暖,勇气很足。

  

  

  西大附中在2015年的喊楼整齐有纪律,大家换上不同颜色的衣服,整齐划一地排好队形,训练有素让人赞叹。

  

  红色衣服的学生拼成了“一本”两个大字,一本是绝大多数高三考生的目标,一本率也是校领导和老师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服装、动作整齐划一,现场没有任何的废纸和混乱,“2015届高三很牛”的旗帜直接展现了高三考生最直接的愿望。

  大家都聚在一起喊楼是青春啊,喊过,宣泄过,感动过。

  高三那年,喊楼的时候,隔壁班一个女生哭了。她说,自己从没像现在这个时候爱自己的高中,舍不得自己的高中。以前总想长大,逃离这个牢笼,可是高考后何尝不是进入另一个牢笼呢。

  

  虽然很多人反对高考喊楼,认为这种行为扰民,浪费,毫无意义。但作为一个毕业几年的老学姐认为,喊楼是无法复制的对高中生活的最后宣泄和对新生活的期望。

  为了更文明,喊楼传统也许会消失。

  厦门市教育局5月25日发文,叫停毕业班“吼楼”“撕书”,要求学校科学开展高三年心理疏导工作。市教育局说,高考临近,近日个别高中校组织学生以撕书、吼楼等形式宣泄考前压力,并上传视频,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这是市教育局第一次发布这类禁令。

  对“撕书吼楼”,固然不必上纲上线进行道德批判,但也不能不加以引导。只是这种引导,不能只依靠临时抱佛脚的心理疏导,而应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成为日常教育教学的常态。

  如果喊楼真的被禁止了

  那就让它留在我们的回忆里好了

  来源:南宁人原创,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发布于 2025-02-08 00:02:0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
上一篇:人民日报的功能定位是什么(人民日报的市场定位) 下一篇:高中哲学划分(高中哲学分为哪几个模块)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