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具体指什么学科(哲学包含什么学科)
“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
主题:唤醒良知 真学实修
时间:2017年11月18-19日
地点:北京·忠良书院
阳明心学,上承华夏文明道统,为强调良知与践行的务实之学;以儒立本,融合释道,以心即理、万物一体、知行合一为功夫,遵循与生俱来的良知,内省于心、无敌于外。于己可以修炼心性、于人可经邦济世; 500 年来,影响了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政治领袖及商界英豪。
今日中国,国运渐渐复苏而兴起,乘商业文明全球化之大势,已然不可阻挡。各层级企业家, 逐步肩荷社会前行之重责。然而,今日世界,地球资源待尽无几,虚拟经济增长乏力,泡沫风险瞬间变幻;是时是地,人类全部转机惟有转向能量内求。东方亘古,天人合一,绝非虚言!庄静以立人极,阳明心学于企业家之践行,有立志改过,有辩经涵养,有体认自得,有事上磨炼,亦有兼济天下。心为宇宙,则本我无碍;道器本一,则虚灵不昧。
本届阳明论坛我们将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日本等全球近40余名阳明学专家学者和30多名企业精英围绕论坛主题,通过“明良知,仁之端,赤子心”“事上磨,动中静,求诸己”“辨善恶,去遮蔽,致良知”三个分议题的研究与对话,为学习和践行阳明心学提供知行的路径和次第,为各地阳明心学的研究和普及提供引领和指导,让“真学实修”成为社会风尚。
阳明学在台湾
阳明学在台湾的影响力非常大。提到阳明学与台湾,就会马上想起蒋介石先生、阳明山等等。现在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早年留学日本的时候,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在轮渡上,凡是在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都在阅读王阳明《传习录》,且有很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这个哲学的精义;特别是他的陆海军官,对於阳明哲学,更是手不释卷的在那里拳拳服膺。后来到书坊去买书,发现关於王阳明的哲学一类的书籍很多,有些还是我们国内所见不到的,我於是将阳明哲学有关的各种书籍,尽我所有的财力都买下来。”可见蒋介石当时非常推崇王阳明。
当然,阳明学在台湾的发展不仅只有蒋介石先生一位,更有众多阳明学的热爱者、研究者、践行者。本届论坛,我们将邀请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林安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本语文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徐兴庆、台湾大学文学院日本语文学系老师田世民等专家学者围绕阳明学发表演讲与精彩对话。
台湾出席学者简介
林安梧
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
台湾台中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台湾元亨书院创院院长。现任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杰出海外访问学者及儒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台湾、中国──迈向世界史》《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观念史论》《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契约、自由与历史性思惟》《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两岸哲学对话﹕廿一世纪的中国哲学》等共二十余部著作,专业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关注儒释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林安梧师从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学第三代中极具创造力的思想家,在牟宗三先生“两层存有论”的基础上提出“存有三态论”,认为“儒道同源而互补”,主张融通三教,面对廿一世纪文明的新挑战,展开对话与交谈。方法论上,以船山学、十力学为基础,提出“道、意、象、构、言”五层诠释的中国诠释方法论。林安梧尤为关注儒学的现代适应性问题,近年来更深研哲学治疗学之可能,曾以普通话及闽南语开讲《四书》《金刚经》《易经》《道德经》等,推动民间书院讲学之风不遗余力!
徐兴庆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本语文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
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兼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执行委员、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员、早稻田大学东亚国际关系研究所招聘研究员。曾求学于日本九州岛大学文学博士、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博士。
田世民
台湾大学文学院日本语文学系副教授
曾任国立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访问学者、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招聘研究员。求学于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淡江大学日本研究所、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主要研究日本文化思想史、东亚比较思想史、域外汉学思想。
阳明学在韩国
韩国不仅仅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一衣带水,在文化思想上更是与中国一脉相承。虽然学界对阳明学具体何时传入韩国不得而知,但大体推测到16世纪初期,这也正是韩国朱子学的初创期。朱子学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思想理论在韩国逐渐开始本土化,直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社会和学术界产生了弊端。于是韩国学者,特别是江华学派的创始人霞谷郑齐斗(1649~1736年),为解决这些弊端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完善了阳明学。霞谷郑齐斗是朝鲜阳明学的集大成者,他选择阳明学并试图从中找到新的学风。霞谷阳明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格物致知论、良知体用论以及生理说中。生理说是其理气论的主要内容,"生"字反映了霞谷学的理论特色,凸显了其对宇宙生命的终极关怀。后来以霞谷为中心形成的江华学派对朝鲜后期文学界、史学界、思想界等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此次我们邀请了韩国阳明学会会长金世贞、霞谷学研究院院长李庆龙、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高在锡三位学者,他们将在本届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围绕阳明心学发表主题演讲和对话,敬请期待!
韩国出席学者简介
?世贞
韩国阳明学会会长、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所长、凡韩哲学会副会长
1967年出生于韩国,1990年毕业于成均馆大学儒学科,1999年毕业于该校研究所,以《王阳明生命哲学研究》为题获得博士学位。自2002年起,任教于忠南大学,现为哲学科教授。曾经担任纽约州立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大学的访问学者。现为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所长、韩国阳明学会会长、凡韩哲学会副会长等。
主要著作有《阳明学,把自然与人类合二为一》《王阳明的生命哲学》《阳明学派钱德洪的良知哲学》《王明明传习录导读》《韩国性理学中的心学》《关怀与共生的儒家生态哲学》。涉及中国哲学、韩国哲学、环境哲学等。
李庆龙
韩国霞谷学研究院院长
高在锡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副教授
曾求学于成均馆大学儒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 成均馆大学儒学院副教授。著有:《象山语录译注》《??????,?????(通过论语看现代世界)》《Utopia 人文学》等著作。主要研究:朱熹与陆九渊比较、先秦和宋明理学、韩国易学、 韩国儒学、 儒学人性教育。
阳明学在日本
阳明学,不仅广布于中国各地,而且还扩散到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东亚地区,并被受容国文化吸收和消化,形成域外朱子学派和阳明学派。可以说,朱子学、阳明学是中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过最重要影响的思想学说之一,是整个东亚思想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明教授提出,所谓日本阳明学,其实就是日本人的阳明学,这与阳明学在中国内部的展开有本质区别。日朝等国的阳明学,则是通过文本解读、自我消化的方式实现的。比较而言,阳明学在东亚诸国的传播过程,自主性更强,主体意识更鲜明,其正面意义或负面意义也更加突出。换言之,至少就阳明学而言,多中心论应该是我们的不二选择,若简单地将其划入某某文化圈,不仅说明不了问题,甚至会引起误解。这也是日本学者主张把日本阳明学派直接以其创始人中江藤树而命名为“藤树学派”、韩国学者主张把朝鲜阳明学派直接以其创始人郑霞谷而命名为“霞谷学派”的主要原因。
“一生俯首拜阳明”这一日本近代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力。 到今天为止,阳明学对日本社会、经济、政治、思想依旧具有积极意义。
本届论坛,我们将邀请日本阳明学的践行者、咸生书院理事长难波征男、日本徳川家第15代当主德川齐正、德川博物馆馆长德川真木,就阳明学的实践应用、阳明学在日本的发展和大家作一分享。
日本出席学者简介
难波征男
一般财团法人、咸生书院理事长、福冈女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德川齐正
日本徳川家第15代当主、徳川博物馆馆长
德川真木
德川博物馆馆长
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
”
长按进入报名通道
论
坛
资
讯
发布于 2025-02-21 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