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全珍的党史故事(党史故事100讲原文)

  

  在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龚全珍接受采访(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新华社记者 高皓亮

  94岁的高龄,花白的头发,深邃的双眸,龚全珍老人坐在沙发上平静地望着访客,她背后的墙壁上挂着甘祖昌将军的戎装照。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赢得人们深深的敬意。

龚全珍的党史故事(党史故事100讲原文)

  龚家兄弟姊妹11个,龚全珍最崇拜三哥。1938年,日军入侵山东烟台,三哥加入八路军,临走前说:“你好好学习,过3年我回来领你参加革命。”1942年,龚全珍决心不再等,借口妈妈生病退学,剪短头发,动身前往安徽、河南,一边找三哥,一边读书。1944年,日军进攻河南,龚全珍和流亡的师生一起,走了20多天抵达陕西。次年,日军投降,她报考西北大学教育系被录取。1949年,龚全珍大学毕业即报名参军,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龚全珍的党史故事(党史故事100讲原文)

  到新疆去。初出校园、一腔热血西行建设边疆的女教师,和战功赫赫、扎根边疆的老红军甘祖昌在建设边疆中相遇。文化水平不高的甘祖昌给妻子解释什么叫主观主义,教她读懂革命这本无字书。龚全珍给丈夫讲解某个字、词的读法、词义、用法。

  1957年,甘祖昌再次打报告,请求回乡当农民。龚全珍担心甘祖昌三次头部受伤,老家的医疗条件无法保障。然而,丈夫这么决定了,当妻子的只有全力配合,毅然辞职踏上返乡路。

  将军带领乡亲们开荒种田、架桥、修水库,除了自己的工资,还打起妻子工资的主意。“领了工资,买了化肥农药,送给贫困户。”1986年将军辞世,一句嘱咐,龚全珍默默铭记,并延续着将军的高尚德行。

  70岁高龄,龚全珍老人开始着手做社会调查,关心基层老人问题;到各乡镇调查青少年失学情况,参与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写作小组,弘扬井冈山精神,鞭挞腐败现象……少先队开展活动少,便主动到小学讲课做报告。

  “我不能庸庸碌碌过日子,应以战斗的姿态向死神挑战; 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沉沦,要抽出主要时间来工作。”这是老人1997年4月10日在日记中的一句话。2013年,老人在日记中再写下:“91岁了,能干点什么呢?为社区的建设尽点力,不能等死。”

  年岁已高,老人时常会想起对孩子的亏欠,关爱学生胜于自己的儿女。“过去以此为荣,现在感到惭愧,在有生之年要尽量弥补一点。” (据新华社南昌5月29日电)

发布于 2025-07-01 03:07:09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
上一篇:励志而不烂俗的高级文案(高质的励志文案) 下一篇:目标管理的特点有哪些?(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