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正确是指要树立正确的(以树立正确三观为话题的作文)
小时候的乖宝宝,长大了突然变得特别乖张,父母常常觉得不可理喻,这还是我那个宝贝孩子吗?父母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这孩子现在浑身是刺,一说话就炸毛,这可怎么办?……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青春期"表现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过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感觉:小时候那么粘人,突然间就离你远远的了,话都没有一句;小时候那么听话,突然间就成了对头,你说东他偏说西;小时候那么乖那么爱学,现在怎么一说学习就反感,追星、游戏却是挺上瘾,拦也拦不住;会不会早恋了?最近挺注重外表打扮的,经常莫名其妙的闷闷不乐……
换成知乎体,"有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多数父母大概会赞同"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家庭氛围变化,亲子关系变化。
其实,"青春期"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和生理、心智的成长、发展相伴而来。可以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过"青春期"的表现,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的点多、有点表现的点少;有的表现的时间长,有的表现的时间短;有的表现的严重,有的表现的轻微。
亲子关系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变化
我们看一下亲子关系随年龄变化的大致示意图:
1、孩子3岁之前对父母高度依赖,什么事儿都离不开父母。
2、在7/8岁之前则是亲密信任,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万能的、都是对的、都是厉害的。
3、随着年龄的增长,1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知识的丰富以及对社会的接触,孩子逐渐有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思想也在逐渐形成,这时候会有独立思考的意愿与趋势。
4、再大一些时候,在十一、二岁左右,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身体快速发育的同时,接收的信息量也以几何级数增加,孩子的认知能力更为深刻与多元化,被外界所吸引,这时候会对父母和传统思想产生怀疑,原来世界不是那么简单的,父母说学习就只有学习,世界是这么丰富多彩,孩子就想去尝试体验。
5、在初中后期、高中阶段,孩子的身心更加成熟,自我意识也达到一定高度,这时候三观基本养成,如果父母还是以原来他小时候的认知水平、能力来对待他,凡事都要操心、都要管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不能达到他想要的自由,那孩子必然抵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逆反。
6、但是,在孩子更大一些的时候,比如说大学阶段,他的思维、判断能力几乎完全成熟,对人生、对社会会回归到相对理智的状态,或许也碰了一些壁,这时候他能反省,回想起父母的教诲,觉得也很有道理的样子,对父母的信任逐渐恢复。
7、然后,在工作阶段,走向社会后发现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处理经验的欠缺,一般来说,这时候反倒容易多听父母的想法,多征求父母建议,和父母的关系走向平和。
8、再后,等到结婚生子,"养儿才知父母恩",正常的话,父母年事已高,到了孩子反哺阶段,这时候就是回馈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相对融洽起来。
以上,这是个大致的示意图,群体平均的一个趋势走向。简单来说,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知识、阅历的增长,思想上的独立需求,他和父母的亲子关系会有一个变化,在青少年阶段亲密度降到谷底。
当然,具体到个人的话,个人性格品格的不同、家庭环境及培养情况的不同、接触的社会大环境不同,每家每个孩子的亲子曲线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会很平和的度过所谓的"青春期",也就是上图中的谷底没那么低;有的孩子则会在青春期谷底之后,过后很难恢复和父母的亲密关系。
对应孩子的"青春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了解了孩子的成长必然之路,并不意味着就大放心宽,任其自由发展。青春期、青春早期、青春萌芽期,都是我们要做功课的,以帮助和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让逆反和青春期的其它恼人表现来的少一点、弱一点、浅一点。
孩子小的时候,顺应孩子成长天性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过于亲密和过于疏离,不能管的太严或太松。这都是不利于孩子后期的成长的,管的过严,小的时候尚能管住,大了之后因为生命成长的力量,一颗种子要发芽,坚硬的土壤都能突破,我们就再也禁锢不住孩子了,这种突破就是矛盾的开始,压制和反压制;管的过松,孩子也没有规范和规矩,大了的时候不能符合社会规则的需求,这时候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重新扳回,但是孩子的各种观念和思想已经形成了,重头再来谈何容易。
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生长特性,尊重孩子的个性,适度管理,创造好的环境,合理接触社会,结交正能量的朋友,让孩子的三观萌芽期就是正确的,孩子的青春期表现就会淡的多。
孩子青春期,心态要开放,对话要平等 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让孩子平和度过青春期,"开放、接纳、宽容"是态度,"适当放手、方向引导"是方法,"和孩子共情、平等对话"是技巧。
首先,我们要读懂上边的示意图,认识到孩子思想上想独立、能力上尚不能驾驭,这是孩子会出现"青春期"表现的原因;而我们又要以传统的方法手段和认识来管理他,这是导致孩子严重逆反的原因。明白了事物的客观存在,父母就必须先不是和孩子对抗,而是接纳孩子。
其次,父母要在具体方向上引导、方法上指导,比如说孩子迷上游戏怎么办?有早恋倾向怎么办?最后,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和孩子平等对话,不压制孩子也不放纵孩子,就像和别人家的孩子交流一样,和自家孩子说话。这些做到了,孩子的青春期痕迹就会淡的多。
孩子的成长,都有他的自然规律,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顺应规律,顺应孩子的特性,早期培养、长期培养。
发布于 2025-03-04 20:03:27